新华网
近年来,中国翻译图书出版业热闹非凡,平均每年出版新版译著约万种。在翻译读物品种迅速增长、出版业繁华的同时,部分出版物却呈现出翻译质量下降甚至粗制滥造的现象。
正在天津举行的第十五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一些出版专业人士对这种现象表示关注,并分析了针对翻译出版业隐 忧的应对之道。
据中国版本图书馆资料室统计,1995年至2004年的10年间,翻译类新书的出版数量达10.75万种,其中尤以社科类和文学艺术类图书的翻译出版最为突出。
平均每年一万余种翻译作品,对于保持出版物高水准构成了挑战。译林出版社社长顾爱彬说,有些出版社一年就可以出版几百本译著,但“出版译著不是变戏法,‘萝卜快了不洗泥’,质量难以保证”。
接力出版社总编辑白冰说,目前出版界存在着一种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一些出版社不愿意“十年磨一剑”,这就为图书市场营造了一种不健康氛围。在这种情况下,低成本、低质量的译著就出现了。
业界人士认为,翻译图书质量滑坡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有其深层次的原因。顾爱彬说,出版一本优秀的翻译图书,需要一流的译者,外文编辑需要逐字逐句地根据原文推敲文字,这样就会造成成本高,因而价格相对也会比较高,导致书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竞争优势。
“外国文学翻译水平不佳,翻译人才日渐匮乏。”这是目前许多翻译类出版社的共同感慨,也是直接影响翻译质量的一大因素。白冰表示,像英语这样的大语种,翻译人才数量还可以,但像西班牙语、希腊语这样的小语种,翻译人才稀缺,不容易找。而近年来,从这些国家引进的图书越来越多,这让一些出版社很头疼。
目前,文学翻译主要依靠两支队伍,一支是老一代翻译家,另一支是中青年译者。令人遗憾的是,老一代翻译家队伍的人数正日渐减少,优秀的中青年译者也是供不应求。
“优秀翻译人才难寻的现象也与现有的一些机制有关。例如,很多高校和科研单位目前并不把翻译作品当作学术成果纳入职称评定体系,这就造成翻译的学术地位下降。”顾爱彬说。
德国图书信息中心主任助理王鑫说,对于一些消费水平低的读者来说,买一些价格便宜、质量不高的译著也能凑合着看。有这样的消费市场存在,就会存在劣币淘汰良币的现象。但从长远来看,在经历一定阶段以后,市场必然会大浪淘沙。
针对当前译著质量良莠不齐的现象,业内人士认为,翻译类图书出版界不能无为而治,仅仅等待市场大浪淘沙。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提高译者的数量和质量。”王鑫说,中国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设立翻译鼓励基金,或是每年评选十佳译者,通过创造良好的氛围,让更多人从事翻译职业。
顾爱彬认为,高校和科研单位应把翻译作品当作学术成果或科研成果纳入职称评定体系,提高翻译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业内人士表示,解决译著质量下降的问题,有关部门可以尝试建立检测标准,诸如翻译上的硬伤数目、不准确的比例等问题可以纳入检测标准中。如果检测不合格,可对其进行相应处罚,规范出版社。
(来源:新华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