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来到MQ读翻译之前,多亏了版上诸多前辈(包括mq的师兄师姐)的指导。如今本人幸运的通过了Naati三项证书(笔译两个方向+口译),不敢独享喜悦,特来分享成功经验。
先说一下我的背景,我200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学的不是英语专业,之后在国企工作了近2年后,于2008年2月来到mq读了10周的语言(因为工作的原因,英语生疏了,雅思只考了6.5)。之前看到有帖子历数MQ语言班的“罪行”种种,不过我觉得这是见仁见智的。诚然,MQ语言班难逃赚钱至上的罪行,不过不可否认它的严格以及上课源源不断的内容还是很让我受益匪浅的。甚至到现在,语言班的同学们说起来还觉得是读语言的时候学到的知识最多,面最广。
所以,将要上语言班的同学不妨利用好这个机会,多学些,认真对待每次作业,上课多发言,一定会有所回报。我当时就是在语言班的时候转了型,以前也是中国式的闷声不响的学生,语言班后成了班上最爱插嘴发言的同学(之一)。最后以唯一的Distinction从语言班顺利毕业。
其实最初我是抱着移民的心态来到澳洲的,所以为了满足2年的条件,我准备在学习一年的时候将1.5年的T&I master 转成diploma,然后再学一年的advanced translation 的master。所以,我将口译和笔译课程选在了一个学期里。
虽然前辈们说口译和笔译一起学压力太大,一定要有主攻方向,但是我似乎哪个都无法割舍,所以基本花了同样的功夫。但是我承认在笔译上更加用心。
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其实三门都过并非难于上青天,事实上我也没有多少努力,但重要的是永远都不能放弃,不要觉得这科我肯定过不了就草草了事。对我来说,翻译的底线就是至少老师布置的作业一定要认真做,老师批好了后,一定要“痛定思痛”记住自己的错误,下次坚决不可以再犯。口译的底线就是老师发下来的词汇一定要记住。有了这样底线,我想英语底子不错的人稍加努力就一定能三门全过:)我身边有些同学,都是雅思考了7分来的,按说英语不错,可是作业不愿认真做,单词也不愿背,最后什么也没过,这是很可惜的;相反,一些英语不是那么好的同学,他们认真努力用勤补拙,后来爆出大冷门的也不在少数。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