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6日 校稿 语病

最近在校对稿子,突然发现语言教学非常重要,不过矫枉过正就不太好。比如今天看到的一个病句修改的例子:

例句是:她的歌声清亮、甜美、质朴、亲切、焕发着泥土的芳香,把人们带到了那美丽富饶的河西走廓。分析是:主语“歌声”与谓语部分搭配不当,改为“歌”。

其实这个句子没有明显的语病,是歌声还是歌把人带到河西走廊,可以说因人而异,或者说都有效果。如果歌词无河西走廊无关,很难让人联想到美丽的河西走廊,但如果歌声很难听,像街上收报纸的叫喊声一样,也很难让人联想到河西走廊的美丽与富饶。因此说是美妙的歌把人带进美丽的遐想并没有什么错误可言。如果是明显的语义错误那倒一定要改,不过比起语义上的错误,语法上的错语更隐蔽也更需要改正,因为语义上的错误往往容易看到,读者会自行纠正,但语法上如果有误就会让人摸不着头脑,使文章的意思变得费解,看起来很吃力。

比如:言行不一致的人,是一种极坏的作风。 分析:搭配不当,人不是作风。应该改成“言行不一致是一种极坏的作风”

常见的病句种类有:(l)词序颠倒;(2)前后矛盾;(3)成分残缺;(4)指代不明;(5)标点错误;(6)关联词用错;(7)重复啰嗦;(8)搭配不当;(9)归类有误;(10)不符合事实,等。我记得还有一个“句式杂糅”的,就是把二个或多个句式并成一个句子,造成语义和表达混乱。上面这个例子中的语法错误还是好改的,最可怕就是几个错误出现在一个句子中,让你摸不着头脑,甚至无从改起。

在校稿的过程中,发现比较多的错误是句式杂糅、成分残缺、关联词用错、介词位置放错、重复等等,据说刚翻译好的稿子连读通都是一件痛苦的事(不是说翻译者水平不好,估计第一稿翻出来大多都是那样,因为语言的转换是个特别费力费精费脑筋的事情),看来语言教学还是相当重要滴,翻译是需要语文水平做基础的。

以前在学修改病句的时候觉得这种有什么好学的,难道自己写的句子还会出这种错?现在发现不仅自己写的句子会出现这种错,而且改人家的文章的时候,如果不懂得如何改病句,就会连为什么读不通都不知道,何况去改!根本无从下手。

啊啊啊~~~突然感谢起小学的语文老师来,她教得真是不错啊~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