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元培世纪翻译公司总裁蒋小林专访

【周末报报道】(周末报记者 李 霞)

卖集团业务盒饭”,实现快速增长

蒋小林是北京元培世纪翻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元培”)总裁,身高超过一米八,讲起话来干脆直爽,声如洪钟。“人如果要活下去,卖盒饭也是一种方式。但若要选择,我个人比较挑剔,如果一个行业市场不够大,那我肯定不会选择这个行业。相反,只要市场够大,我们就不怕,可以通过竞争和努力,找到成为强者的办法。”蒋小林向记者坦言,选择创立元培“下海”之前,他的确考虑了创业的方向,最终,他认定了信息处理这一大行业。

尽管翻译行业还没有大型公司,但2003年,翻译行业产值已经高达127亿元;而到了2007年,这一数值进一步增长到了300亿元。蒋小林虽然选对了方向,却同时发现这个市场极其混乱:没有行业标准;小公司太多,互相杀价。更让人担心的是,翻译并非是资本密集型行业,却注定是人才、智力密集型行业;可是,符合要求的高级笔译、口译人才却并不多。

蒋小林选择了最笨也是最有效的办法:2006年以前,全国高校没有翻译专业本科生,元培就自己培养人才,边干边培训;同时也把培训服务作为公司业务之一。为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如何保证稳定、可靠的翻译质量成了最大难题。蒋小林就在行业内率先推出24项工作流程制度,实行5阶段质量控制及三审审核质量控制标准体系,在业内最早创建了翻译流程控制体系。

“同样的翻译量,欧洲标价100欧元,美国100美元,而在国内,却只能拿到100元人民币。那么,为何不迅速壮大自己,与那些国际机构竞争?即便只能拿到60~70美元,也数倍于我们国内的收入。”据此,蒋小林准备采用“卖集团业务盒饭”的办法,将元培的收入份额尽快提高到整个国内翻译行业的10%左右。由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笔译和口译服务独家供应商资格已经基本在握,年收入30亿元,已成了蒋小林下一步的远大目标。

奥运翻译的供应商

2006年12月,元培正式与北京奥组委签约。而最初蒋小林提出“奥运方案”时,一度没有“听众”。

2002年下海的蒋小林从湖南来到北京,在进入翻译行业不到半年之后,就向当时服务的公司提出一个“不可思议”的想法:申请给2008年奥运会做翻译。公司没有人支持这个想法,原因很简单:还没有一届奥运会把这么大规模的语言服务外包给一个机构去完成。

蒋小林并没有放弃,他与历届奥运会语言服务专家进行交流,据他总结,过去历届奥运会语言服务都是动用整个国家的力量来保障的,但这种模式的最大问题就是不成规模,因为所有的人都是临时的,在具体组织实施的协调、管理、运行上都会显得不够顺畅。

经过两年多的调研,在2005年底,一份长达600多页的“奥运会语言服务规划”出炉,规划的核心内容就是,把奥运会的语言服务当成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既然是系统工程,就有一整套的机制规范、约束,保障其各个环节的实施。

蒋小林回忆,当时竞标2008年奥运会语言类服务供应商的,一共有16家企业,大多数都是国外的翻译公司,资金实力很雄厚,其中有好几家还是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主板上市公司,而且还有不少国外翻译公司都曾派出团队参加过往届奥运会的语言服务工作,但最终花落元培。蒋小林说,元培当时打动北京奥组委的,就是把奥运会语言服务当成系统工程规划的运营思路。蒋小林说,奥运会赛时阶段,元培每天预计有接近100万字的新闻翻译任务,他们将这些新闻翻译成10种语言。而在此之前,元培已经有接近300名全职翻译人员在北京奥组委里提供语言服务。

蒋小林坦言,对于元培来说,赞助奥运会源于元培制定的国际化战略目标。在国际翻译行业的竞争中,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质量、价格,还有一个就是品牌,元培通过程序化的管理,在质量上与国外同行差异不大,价格要比国际价格优惠得多,而惟一的短板就是品牌。因此,赞助奥运会主要是出于树立国际化品牌的考虑。当然在赞助奥运会的过程中,元培在人才、综合实力、客户开发中也获得了一些实实在在的好处。“奥运会是全球知名度最高的活动,无论是老百姓还是媒体,对奥运会都是高强度、长时间地关注。另外,成为奥运会的供应商,本身就是接了一个大项目,借助这个项目,元培能够实现人才、公司规模和公司管理上的进步”。

获得1500万美元投资

也正是因为奥运会,让经纬创投注意到了元培。2008年5月15日,美国知名风险投资商经纬创投把橄榄枝伸向了北京2008奥运会口译和笔译服务供应商北京元培世纪翻译有限公司,以1500万美元入股元培。元培也成为了中国首家获得风险投资的翻译服务公司。“赞助奥运解决了元培的生存问题,这次获得投资解决了元培的成长问题。”元培翻译总裁蒋小林在签约发布会上如此评判此次融资。

经纬注资,除了看重元培头顶的奥运光环,还基于对中国翻译市场规模的判断。在蒋小林看来,语言服务是一个朝阳产业,并不会因为翻译软件的出现而衰弱,“高端企业在消费翻译服务的时候,都希望语言能带有自己的烙印,同样的汽车驾驶员手册说明书,一汽和上汽的风格就截然不同,有的企业希望语言像诗,有的就偏好直白和通俗的语言,这些不是仅仅依靠计算机就能够做到的。”

(编辑 漠西)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