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改变人生

冯昭奎
 
     第四个”偶然”发生在考试结果公布以后。真可谓“瞎猫碰到死耗子”,偏偏我那没一点儿自信的英语,居然考出了一个不错的成绩,笔试67分,口试“5减” 最高分的低档 。按照高教部的规定,笔试超过70分者可以不经培训 培训时间一年 直接出国,我的笔试成绩虽然不够70分,但是口试成绩勉强达到最高分,因此人事部门通知我可以不经培训直接出国。这下子可把我急坏了,因为我压根儿就没想要去欧美留学,去那么远又那么陌生的地方,我实在没有这个兴趣也没有这个胆儿。
     得知我拒绝出国,人事部门犯了难,因为在那次考试中,不少人笔试仅得二三十分,口试仅得一二分,由于考试合格人数不够,人事部门完不成出国人数指标。于是,大星期天的,我被请到管人事的干部家里,经过他一再动员说服,双方终于达成一项妥协:让我改去日本留学,其理由是,日本离得近,去了之后如果实在不习惯可以立马回国。此外,人事干部还加上一句话说,日本人都会讲英语,还说这是高教部掌握的情况。
     我十分勉强地同意去日本后,就一边继续工作一边在业余时间里通过收音机自学日语。那时,出国之路可以说是很漫长的。像我这样“不经培训即可直接出国”的那批人,为了联系日方接待单位和办理各种出国手续,前前后后也花费了大约一年的时间,至于那批接受培训的人,有的可能两三年也出不了国。
     记得在出国之前,我们这批已经不算年轻的“留学生”被集中到北京外语学院参加出国前的培训,去欧美的和去日本的分开进行。负责培训赴日留学生的领导请来了在日本常驻多年的记者刘德有先生给我们介绍日本情况。在三天培训中,我记得有一条很古怪的“要求”就是,在日本无论是乘地铁还是乘公共汽车,眼睛都不要“平视”坐在对面座位上的日本人,特别是不要看异性日本人 因为大多数参加出国培训的留学生都是男的,因此所谓“异性日本人”当然是指日本女人 。由于坐在地铁或电车上,当然不能老是取抬头仰视姿态 这种姿势显然会被别人觉得你“有毛病” ,因此,我到日本后养成的一个习惯是,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场合,都取”低头俯视”的姿势,不是看书就是看报。
     第五个”偶然”发生在我结束两年留学生活之后。
     早在我留学期间,中国科学院电子研究所的一位研究室主任来到我所在的静冈大学工学部电子研究所访问,那位胖乎乎的主任得知我在那里所学的专业后,表示欢迎我回国后到他那里工作。到了我结束留学回到原单位后,就发现我在日本学的那一套在原单位用不上,于是要求调到中科院电子研究所去,以便我在日本学到的东西得以发挥作用。但是,当时“人才流动”还没有放开,出国留学人员必须回到原派出单位,即使所学专业与原单位不对口,也不能随便调动。为此,我只好在原单位“熬”着,接受一些从国外引进设备的英文资料的翻译工作。渐渐地,我对资料翻译工作发生了很大兴趣,同时在业余也写些科普文章,发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世界知识》等报刊上。
     到了1983年,“人才流动”不再是个“禁区”,我开始萌生“跳槽”的念头。恰在这时,国家科委的胡局长和李局长从报纸上读到我发表的科普文章,十分欣赏,他们经过研究,决意要调我到国家科委,我估摸就是给领导充当“笔杆子”。记得有一次,胡局长召见我的时候,还背诵了我在《光明日报》发表的《软件的崛起》一文的头一段,说“你写得真好”,动员我赶紧应聘到科委去。我回单位与同事们商量,大家都说你这个“书虫”不适合去领导机关工作,更不适合当官。我觉得他们讲得很有道理,对国家科委的盛情邀请不做反应,谁知科委领导越催越紧,说要直接通过我所在单位领导立即调我,使我感到必须尽快另找出路,“走为上计”。恰好,当时成立不久的中国专利局也在“招兵买马”,我想象那里的工作就是成天关在屋子里翻译和查阅外文资料,正好与我的兴趣符合,于是就急急忙忙到专利局应聘,他们让我填写了申请表,叫我在原单位等待答复。
     等了一个多月,专利局的答复未见踪影。恰好在有一天,《世界知识》编辑部召开作者座谈会,我去参加了,碰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政治研究室的何倩先生,与他聊天之中,初次得知居然有一个不必每天上班的单位。何倩先生对我说,日本研究所正需要人,你在日本留过学,对日本比较了解,就到日本所来吧。在我想象当中,这又是一个可以成天关在屋子里翻译和查阅外文资料的好去处,于是马上给日本所写了信,表示愿意去该所工作。信发出后不到一个星期,日本所管人事的史华女士写来一封热情洋溢的信,表示热烈欢迎我去该所工作,并亲自来到我原单位办理调职手续。经过大约10天,所有调职手续均已搞定,就在我准备去日本所上班的时候,忽然收到中国国家专利局的来信,上面写着:“我们热烈欢迎你来专利局工作”。此时,我对这迟到的欢迎只有置之不理的份儿了。
     就这10天之差,改变了我“后半生”的人生之路,从自然科技领域跳到了社会科学领域,从而使千百万国家公务员或准公务员的名单上,少了一个专利审查员,多了一个日本问题研究者。

没有评论: